2024-04-26 星期五
+ 加入收藏

沿着总书记考察足迹,看妇女和家庭脱贫战绩⑥:有“金”有“米”,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!

发布时间:2022-05-30 11:24:59 来源:定远县融媒体中心 阅读次数: 1544 次


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指挥部署督战脱贫攻坚工作,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,先后深入24个贫困村考察调研。总书记反复强调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一个也不能少;共同富裕路上,一个也不能掉队”。如今近1亿人摆脱绝对贫困,其中半数是妇女。

广大妇女既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对象,更是主体力量,她们以“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”的壮志顽强拼搏,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撑起“半边天”。

沿着总书记考察足迹,回访总书记走访过的村庄和家庭,重访巾帼脱贫带头人,她们曾亲耳聆听总书记谆谆嘱托,真切感受“平”语近人的领袖关怀,备受激励和鼓舞,用人生出彩和生活嬗变的成果,向总书记汇报,交出巾帼脱贫的精彩答卷。

陕南山区是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核心区之一,习近平总书记很牵挂。2020年4月20日,总书记来到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调研脱贫攻坚情况,实地考察金米村产业发展成果。在总书记的鼓舞下,金米村如今把小木耳做成了大产业。

何小燕夫妇依靠“致富耳”过上了好日子


“总书记走进智能联栋木耳大棚的时候,我们正在技术员的指导下采摘木耳。总书记平易近人,非常亲切。他问我们一天能采多少木耳、一年能挣多少钱……”何小燕回忆起当时的场景,依然难掩激动之情。

美滋滋的“示范户”

2017年,金米村实现了整村脱贫出列。但这个藏在秦岭深处的村子,九山半水半分田,曾是一个极度贫困村。2015年,村里有18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,何小燕家就是其中之一。说起发展产业,村民们都头痛不已,前些年跟风种过牡丹、魔芋、药用菊花,但都以失败告终。

后来,村里提出以木耳作为脱贫攻坚主导产业,推出两项实打实的政策:第一是村集体经济负责建设产业基地,将木耳大棚或地栽木耳借给农户管理;第二是直接送技术到家,消除大家的后顾之忧。技术员来到田间地头,从打孔、挂袋、采耳、晾晒开始手把手教学,一对一、面对面进行培训。

何小燕在大棚中采摘木耳


于是,何小燕叫回了在外务工的丈夫,决定放手拼一把。2019年,他们承包了两个大棚3万多个菌袋,当年收入超过4万元。如今成了示范户,带动不少村民加入了木耳种植的行列。一边赚钱改善生活,一边还能照顾老人、陪伴孩子,未来会有更好的前景……一想到这些,何小燕心里就美滋滋、热乎乎。

小木耳做成大产业

在金米村实地考察时,习近平总书记还在直播平台前点赞柞水木耳,一句“小木耳、大产业”,让金米村和柞水木耳红遍全国,总书记也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“最强带货员”。

以何小燕等能人带动的娘子军是产业主力军,她们通过发展特色经济和网络直播带货等方式,不仅富了自己也带富了一方百姓。传统产业要想焕发新生,除了踏踏实实提高作物质量,更要有与发展相匹配的产业链。从2016年开始,柞水县正式将木耳产业确定为当地“一县一业”的重点,还协调联系了大学、研究所、电商平台等,搭建了工作站,成立了现代农业产业园,帮助种植户提高抗风险能力,解决后顾之忧。

为做大做强“柞水木耳”这个品牌,金米村不断为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含量。在科技力量的“加持”下,何小燕一家的木耳种植前景越来越好。

村里建成了木耳大数据中心、年产2000万袋的木耳菌包生产厂和1000吨的木耳分拣包装生产线,发展了五个智能联栋木耳大棚,农户通过手机就能实现对大棚的控制,根据实时数据进行电脑分析,自动控制通风、遮阳、喷水等操作。厂房现代化,贯通了与木耳相关的包装、深加工、销售、物流运输等环节。

此外,村里通过创新推行“借袋还耳”“借棚还耳”木耳产业发展模式,将木耳大棚和菌包认领到户,带动村民积极参与木耳产业发展。村民还尝试用木耳制作木耳粉、木耳茶、木耳冰淇淋、木耳咖啡、木耳益生菌等深加工产品,还以林下经济发展中药材和早园竹套种基地,作为主导产业的有效补充。

当人们走进金米村,随处可见村民们忙忙碌碌种植木耳、直播带货、打包装车的身影。2020年,金米村种植木耳的数量又创下了新纪录,达到185万袋。木耳产业园里,地栽木耳、塔吊木耳、吊袋木耳等品类丰富。

何小燕自豪地说,脱贫只是第一步,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!(来源:学习强国)